战略合作

揭秘煲汤的四大误区 不让老火汤变成白开水

2017-05-08 14:05:12      家庭医生在线

健康产业即将全面升级,以后健康产业将提供更专业的健康咨询以及行业新闻,敬请期待!

广东人都有煲“老火汤”的习惯,他们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所以“老火汤”往往一煲就几个小时。事实上,汤煲的时间越久营养成分流失越严重,相当于有味道的白开水,这完全颠覆了我们的三观呀!今天小编向大家揭秘煲汤的四大误区,不让家庭主妇的你把老火汤变成白开水!

误区1:喝骨头汤能补钙

“吃什么补什么,喝骨头汤补钙”,但事实并非如此。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10千克排骨熬成 猪骨汤中的钙量还不足150毫克。曾经有人检测过,一碗骨头汤大约含有2~3毫克钙。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 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误区2:吃肉不如喝汤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肉汤的鲜味往往超过了肉的鲜味,人们由此而 误认为肉的精华都跑到肉汤里去了,汤的营养比肉好。其实,老火汤的鲜味,是因为经水煮后肉类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汤内,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质仍呈凝固 状态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煲两个小时以上的汤中,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分留在“肉渣”中。因此,只喝汤不吃肉,只是满 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营养成分还是在肉渣里。

误区3:人人都能喝浓汤

“汤越靓,营养越高”,其实并非如此。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总称为“含氮浸出物”。很显然,越美味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 越多,而长期摄入过多的“嘌呤”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后者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

并非人人都能喝这些美味的老火汤,像痛风病人、糖尿病患者,因为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经过肝脏的加工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因而过多的“嘌呤”加重肝和肾脏的负担。汤的鲜美还与汤中浸出的油脂和糖分有关,这些都不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

误区4:煲汤越久,营养越好

广东人有煲“老火汤”的习惯,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所以,“老火汤”往往一煲就几个小时。其实,经过长时间的煲煮,许多营养素还遭到破 坏,煲的时间越长,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老火汤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只能说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营养。因此,煲老火 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两小时以内为宜。

保留食物营养让你的菜肴原汁原味

生食:大部分的叶菜生食都能够减少烹饪过程中营养成份的损失,因为蔬菜里面含有的维生素C能够得到#!大限度的保留,但是一些含有脂溶性维生素的蔬菜,如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只有在加热后与肉类一同食用才能发挥其功效;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只有加热分解后才能得到#!好的吸收等。对于其它动物性食物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合适,因为只有充分加热后动物的蛋白质才能得到更好的分解和吸收,同时也为了预防细菌和寄生虫对人体的侵害。

微波加热:很难把握时间,容易熟过头或者不熟。重新加热时应当经常翻动,以便均衡熟透,如果少放点水,则能够保留大部分水溶性营养成份。使用这种烹调方法的好处,就是能使食物不能充分接触到氧气而被氧化,使营养素能得到#!大程度的保留。

烘烤:通常用箔纸包裹,肉类无需再增加油脂,蔬菜上刷点橄榄油即可。高温时会损失大量维生素C,肉、禽类要#@烤透。烘烤中产生的肉汁中含有维生素B族,可将其充分利用。

焖:这种烹饪方法能把多种维生素保留住,但是脂肪含量较高,可以在冷却后去掉多余的脂肪。对于根茎类蔬菜和豆类来说,这是种理想的烹饪方法。

旺火快炒:这是目前#!能保留营养素的一种烹饪方法。尽量减少食物在锅中停留的时间,使用较少量的油,能相对损失较少的水溶性维生素。蔬菜的表面被切碎后会立刻损失维生素C---因此,在烹饪前再切比较好。

(责任编辑:叶圻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