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

特医食品将成大健康产业“新蓝海”

2022-06-01 08:36:44      家庭医生在线

随着进食受限患者、肿瘤患者等特殊人群对营养需求的上升,特医食品成为特殊人群所熟知的消费商品。肿瘤患者营养现状如何?如何提升患者对特医食品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十四五”期间,如何加快推进特医食品高质量发展?来自医院、协会、企业的专家、代表日前共同探讨特医食品营养治疗的新模式,呼吁用好特医食品,保障自身健康。

营养治疗有助提高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率

“营养是一线治疗,特医食品是营养治疗的有效武器。我国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数据库,收集了超过六万例肿瘤患者营养相关数据。”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介绍,通过该数据库发现,中国三甲医院住院的肿瘤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58%,加上轻度营养不良,总的发生率达80%。食管癌、胃癌、胰腺癌是整个营养不良发生最高的3种恶性肿瘤,防治营养不良的重点应该放在消化道。然而,只有31%的营养不良的患者得到了营养治疗,而在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中,50%以上未得到营养治疗。

石汉平表示,营养不良问题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东南部地区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要好于西部地区,大城市优于小城市,小城市优于乡村。营养不良发生最高的风险人群为老年人、农民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营养不良的死亡率非常高,高达20%。不能让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源性的营养不良。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保证其在良好营养状态条件下来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介绍,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这些都是被动治疗。应该通过营养或心理治疗,主动提高免疫功能,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更长远的生存期。

让特医食品在疾病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杰军表示,在临床上,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对营养的关注仍旧欠缺。

“在肿瘤患者或者是慢性疾病患者中,营养不良的人群占比很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介绍,中国营养不良人群当中使用特医食品的人数占比非常低,只有1.6%,这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015年食品安全法刚刚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确定为特殊食品的一种,给予它食品的属性和法律定位,特医食品在中国刚刚发展起步,但市场需求巨大。

厉梁秋表示,截至2021年12月,共有81款特医食品被批准进入中国市场,特医食品的发展和需求存在很大空间。“相信随着政策的规范化,更多的科研投入和更多产品进入市场,大家对特医食品逐步了解,医疗机构使用更加规范,特医食品行业一定能够成为下一个医疗的蓝海。”

“改善住院病人,尤其是肿瘤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状况,是当务之急。”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特医产业联盟主席顾欣鑫呼吁,营养治疗和药物治疗应该并驾齐驱。特医食品不应该仅仅在住院期间,或者在病床上使用,在出院之后,在康复期的使用更加重要,在术前、术中、术后都有意义。

石汉平建议,让特医食品在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对营养的认识,进行科普宣教,让更多患者和医务人员了解特医食品的临床疗效,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和节约医疗费用方面的价值;第二,患者要克服对营养治疗的疑虑;第三,呼吁更多的企业家研发更多更好的产品;第四,希望学会推广特医食品的学术价值;第五,政府管理部门对特医食品产业进行更多的政策倾斜。

“要加强对临床医生的营养知识培训,要把营养加入到我国的诊疗规范、临床标准中去。”王杰军呼吁更多的学会、机构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临床研究,让中国医生拿到可信的数据,指导患者营养治疗。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吴佳佳

(责任编辑:郭韵琳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