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

一滴血能测出癌症?测的只是患癌风险!

2017-05-04 13:35:22      家庭医生在线

近日,一条《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 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消息在朋友圈刷了屏。细观内文,说的是清华大学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种较为高效的肿瘤标志物,因此,有媒体将这项技术形容为“一滴血可查癌症”,并称之为“照妖镜”,“可让癌症早早现出原形,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不过,专家指出,“一滴血测癌”其实被误读了,目前肿瘤标志物尚不能作为癌症诊断标准,也不建议健康人群将之作为癌症筛查手段。

“旧闻”新炒作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这类物质在正常成人中不存在,或者是在癌症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2013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在国际上证明人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标志物,并研发出定量检测试剂盒,通过临床验证,获准进入中国和欧盟市场。

也就是说,热休克蛋白90α的临床应用其实是“旧闻”。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上查询可见,其获批准的用途是监测肿瘤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病情发展,跟不少网友以为“一滴血可以查出早期癌症”是两个概念。

肿瘤标志物的“尴尬”

肿瘤标志物的“尴尬”在于:查出阳性不等于患有恶性肿瘤;即使检测出“阴性”结果,也不代表就没有患上恶性肿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闵玲介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是肿瘤分泌的蛋白,方法是抗原抗体的反应,某些良性疾病,某些生理变化,如妊娠和月经、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出现阳性反应。而由于肿瘤组织本身血循环差等,其所产生肿瘤标志物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等情况,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检测出现“假阴性”。

可辅助临床诊断,但是不是肿瘤还得看病理学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究竟是不是癌症,不是试剂盒说了算,而是病理学诊断说了算。临床使用的血液检测有将近20种肿瘤标志物,但并不是说肿瘤标志物高,就一定是癌症,也无法靠一种血液标志物百分百地诊断肿瘤。

北京体检中心首席专家杨建国表示,滴血检测只是一种患癌的风险提示。如果热休克蛋白90α持续在异常高位或者持续异常升高,那么预示着患癌风险加大。

“滴血检测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疗效。”杨建国说,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通过肿瘤标志物来观察治疗的效果,判断患者是否有复发。当然,不能太依赖这项检测,因为肿瘤标志物存在非特异性,一些正常组织或良性肿瘤以及炎症反应也可能使肿瘤标记升高,让测试结果出现假阳性。

业内人士认为,热休克蛋白90α检测技术进入临床并成功运用,为肿瘤学诊断打开一扇窗,是肿瘤患者一大福音。

杨建国说,各种检测手段都是为临床医生做出#!合理的判断提供侧面的检测信息,连大家熟知的CT检测也只是影像学诊断,不能作为癌症确诊的依据。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一科主任李卫东认为,在肿瘤诊断上,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也有学者认为,肿瘤标志物的名称应该改为“肿瘤参考标志物”。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肿瘤标志物检测不推荐作为健康人群的广泛筛查。不过,对高危人群及年龄40岁以上的群体进行肿瘤筛查,能够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

(责任编辑:叶圻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