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

中老年人如何延缓衰老,你又知道多少?

2017-03-06 16:13:03      家庭医生在线

人到老年,会慢慢的发现自己头发变白了,眼角也有皱纹了,虽然现代生活让人的寿命不断的在提高,但是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节奏过快,会让人过早的面对衰老,那么老年人要如何抗衰老呢?

人体衰老的迹象

1、脂肪消失

脚底充满了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脂肪组织,可以算得上是人类天生的内置鞋垫。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胶原蛋白的生成量会减少,脂肪垫随之变薄,缓冲作用也会减弱。

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的足踝病专家帕迪奥•康库拉塔医生认为,如果没有这层缓冲垫,双脚在早上的感觉还会很好;但到了一天结束之时,会有很多痛苦,因为你基本是用骨头来走路。

尽管有些诊所声称,注射疗法或脂肪移植能缓解脂肪消失所引起的足部疼痛,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疗法有效。

对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穿缓冲性能好的舒适鞋子,必要时塞入鞋垫或凝胶垫。

2、关节炎出现

双脚有30多个关节,它们的功能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关节炎#!常侵袭足面的大脚趾或足部中间的关节。除了疼痛,患者在早晨会有僵硬感,随着身体的移动有所减轻,夜间再次恶化。

对策:纽约州足病医学协会的主席安德鲁•夏皮罗医生认为,如果关节炎患者体重超重,那么垫鞋垫、从事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锻炼和减重都能起到帮助作用。

此外,髋关节或膝关节炎会改变关节排列的方式,从而造成双脚内侧或外侧的疼痛。建议用运动或服药的方法来治疗髋关节和膝关节炎,能减轻双脚所负载的压力。

3、脚趾卷曲

常年穿高跟鞋会增加患槌状趾的风险,它是指小脚趾的#)性弯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轻度的不适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由于弯曲的脚趾总是蹭到鞋,还会长出难看的鸡眼和老茧。

对策:为了预防和减轻槌状趾,你可以给鸡眼或老茧加衬垫,换穿脚趾部位较为宽松的鞋子,或选择用柔软织物(如绒面革)制成的合脚平跟鞋。

加州橙郡霍格矫形外科研究所的足病医生吉南迪•克罗德克医生认为,双脚获得的支撑力越多,白天招致的炎症也就会越轻,夜间的疼痛程度也就降低了。

4、循环放缓

与年龄老化相关的糖尿病、静脉疾病和其他常见病会放缓流向双脚的血流量。这会让伤口和穿新鞋引起的水疱愈合速度减慢。再加上神经损伤,患者甚至注意不到不断恶化的感染,从而造成无法愈合的溃疡。

对策:如果你有上述任何一种疾病,就需要密切关注足部健康;每天晚上都要检查双脚,及时治疗破口和擦伤;你可以考虑在浴室安装一面落地镜,这样检查起来更为容易。

5、肌腱紧绷

如果上了年纪的人在做瑜伽时感觉双脚不是那么柔软灵活了,那么只有一个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中的水含量下降,这就让关节紧绷僵硬。这不仅会妨碍你弯腰伏地,还会导致肌腱撕裂和断裂的风险增大。

对策:保持身体活跃能抵消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你有跟腱损伤的病史,每天做10分钟的足部力量训练(如抬起后脚跟)能防止其复发。

6、韧带伸长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随着时间的流逝,脚底的韧带会得到伸展,这就让足弓更弯,脚更平。更重要的是,提醒大脑韧带得到过度拉伸的传感器也会发生故障。这就让老年人的身体容易失去平衡,踝关节扭伤反复发生。

对策:做一些能增强踝关节力量的锻炼动作(如转脚踝和踮脚尖)能起到稳定身体的作用。

7、皮肤变干

除了能对脚底起到缓冲作用,胶原蛋白还能充盈皮肤。随着年龄增长,胶原蛋白的供应量减少,这让脚趾容易干燥和开裂。

对策:保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养成每天往足部抹两次润肤霜的习惯,能逆转这一趋势。

中老年人抗衰老的忠告

1、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

严守生物钟规律是预防衰老等心脑血管病的基本条件。中老年人性格开朗、乐观、情绪稳定、生活规律非常重要,反之,急躁易怒、孤独抑郁、多愁善感易使血中激素水平增高、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故必须要强调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精神因素转变为正常的生理调节、而非致病因素。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去除不健康行为是预防衰老必不可少和条件。各种调查研究证明营养与寿命和中老年病密切相关,喜食肥腻、偏嗜咸甜均不利于中老年人的健康,故应强调中老年人低脂肪、低热量饮食的重要性,并应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粗纤维食物为主。近年来也有人担出低盐饮食可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恢复已硬化的动脉弹性,并强调低盐饮食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重要性,因此低盐饮食也是中老年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条件之一。其他不良行为如吸烟酗酒应尽量去除,因烟酒内有许多成分易使心脑血管痉挛诱发心脑血管病;提倡运动增强体质、延年益寿,适当的体力活动对中老年人是非常必要的。

3、定期做身体检查

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中老年人应每年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尤其在有各种刺激因素时(如情绪的变化、运动量的变化),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更应做详细检查。中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故应定期监测,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责任编辑:叶圻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