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亟待关注

2016-07-04 16:16:27  来源:美通社    转载

2016年7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过敏日”。过敏性疾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宣传和普及也越来越受关注。

近日,雀巢健康科学邀请了三位长期致力于儿童保健、儿童过敏性疾病及儿科临床免疫的专家,为父母解读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发生和治疗,帮助受到过敏疾病困扰的婴幼儿得到科学喂养指导。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全民共同预防过敏反应

2005年6月28日,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过敏反应及过敏性哮喘。

“在婴幼儿中,过敏性疾病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儿科主任医师余文表示,“我们在门诊上看到,很多家长对过敏性疾病的常识性问题还缺少了解,比如有时候看到孩子湿疹起得很厉害,孩子对牛奶蛋白过敏,但家长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余文从事儿科临床、儿童保健研究30多年,长期工作于儿童保健门诊一线。她表示,家长对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严重性,以及对孩子成长发育的影响都缺乏一定的了解,借助7月8日“世界过敏日”对家长进行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宣传和知识的普及,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儿童的健康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急剧增长不容忽视

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哮喘、鼻炎、湿疹(过敏性和非过敏性)患病率,尤其是儿童患病率显著增长。“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不成熟和易感性,所以过敏性疾病发生的人群会比成年人比例高一些。”余文表示,“儿童过敏性疾病有很多易发因素,不仅有先天的如家族遗传,同时后天环境、心态,还有食物营养等,都是导致孩子过敏的因素。”

儿童过敏性疾病集中表现在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方面。皮肤方面,#!常见、容易识别的就从新生儿时期就可能出现的湿疹;呼吸系统的过敏症状包括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反复发作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哮喘;消化系统方面,由于儿童肠道发育的不成熟性,过敏源更容易进入孩子体内引发消化系统不耐受、过敏的反应。

每年约80万新生婴儿受牛奶蛋白过敏困扰

过敏是21世纪的流行病,尤其是食物过敏,其中牛奶蛋白过敏又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全国每年约80万新生婴儿受此困扰。由于食物过敏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家长和医生忽视,每年能够确诊并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患儿仅10万左右。

“整个人群中,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大概在2%-6%之间,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一般发生于生后3个月以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陈同辛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科主任,常年致力于儿科临床免疫学的研究。他指出,很多家长认为儿童过敏以皮肤症状为主,例如湿疹、荨麻疹或者皮肤瘙痒等,事实上消化道症状也很常见,而且年龄越小,越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可只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例如呕吐、腹泻、腹痛等,而无明显皮肤过敏症状。陈同辛建议家长,如果儿童发生牛奶蛋白过敏,首先应该进行膳食回避,之后给予替代的配方进行喂养,以维持婴儿营养的供给。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膳食营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邵洁博士鼓励进行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过敏具有预防作用,但建议母亲饮食中回避牛奶蛋白,如果母乳不足,需要采用配方奶喂养时,要选择抗原性低的深度水解配方,以避免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症状。”同时,她还表示,如果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喂养,要考虑患儿的接受程度(如口感)和性价比等,也要避免患儿在其他生活环节中暴露于牛奶蛋白过敏原。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若没有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甚至导致生长发育落后,”邵洁说,“因此注意对患儿营养发育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避免因饮食回避或不恰当的替代喂养造成患儿营养发育受到影响。”

关于雀巢健康科学

雀巢健康科学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新生代健康科学公司,致力于发展营养疗法以推动健康管理的变革进程,并服务于消费者、患者以及整个医疗保健领域的合作伙伴。

通过投资创新产业以及利用前沿科学,雀巢健康科学在原有的安全的营养疗法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行业,具备相当的生活品质,兼具临床价值和卫生经济价值。雀巢健康科学是一家全球化的企业,总部位于瑞士沃韦,在全球拥有约3000名员工。最初,公司成立于雀巢集团保健营养品业务的基础之上。目前,通过消费者自费的保健营养品组合和医学营养(通常是处方药)品牌,每天能够满足近250万人的个性化营养需求,每年服务上亿人。

(责任编辑:梁倩缘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