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互联网+政务新政将重新定义HIT内外网边界
交了几十年社保,3月份准备办签证的资料,破天荒跑了一次社保的营业厅。根据网上的说明只要携带身份证和社保卡就可以免费打印个人的“社保对账单”。营业厅里熙熙攘攘,颇有点商业银行门店的氛围,引导人员一看笔者的业务简单,就直接指向了墙角的一排自助打印设备。
只要输入社保卡号就可以自助打印“社保对账单”,不知道社保卡号?没问题,旁边还有一台自助机,输入身份证号就可以查询社保卡号。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自助机打印,中间还经历了社保卡密码初始化的过程。总之,五分钟内顺利打印出了对账单,个人感觉比排队等人工柜台服务强。
两小时后在税务营业厅打印“个人完税记录”,发现这里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自助打印,更方便了一点。
再过一个小时赶到银行营业厅打印工资卡流水单,被告知:不用排队了自己回家在网上银行打印即可,现在流水单有电子印签编号,无需银行盖章。
三个不同的单据,都实现了自助打印,然而便捷程度却在云泥之间。#!早独立发卡的社保系统,在“最后一米”的实现上不得不向身份证让步,通过一个补救流程建立了自助服务。税务系统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直默默躲在幕后,反倒是无卡一身轻,直接用身份证就建立了自助服务能力。商业银行从降低运营成本考虑更是在新技术上一马当先,几乎所有个人非现金业务都能在网上完成了,自助机?那多废纸啊!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联合10部委发布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看来找差距,补短板的事情终于要开始做了。
首先,《方案》中明确“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虽然从文字上不很明确,猜测可能会是个很接近“居民身份证号码”的什么标识号,但是这一条足以纠正过去十几年来妄图通过不停发新卡(健康卡、保健卡、市民卡等)来解决统一标识问题的“痴念”。
其次,《方案》提出“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目标。对于老百姓来说,至少各个行政管理部门的自助机能摆在一个营业厅里面,不要让我们跑来跑去了吧。如果最终能够进步到在一个网络、一个界面上完成,那就完美了。
针对卫生信息系统,《方案》中提出“两年两步走”的路线图,确实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升级路线。过去几年中各地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多偏重于基层卫生机构管理和公共卫生管理目的,受条件所限能够开放给居民本人的数据服务寥寥无几。此次如果能够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电子证照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升级,实现与其他政务数据互联互通(生育、搬迁、养老、婚姻等),就能够变“死档”为“活档”,真正实现其服务于居民保健的目的。
对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来说,“拆围墙”的任务是要提上工作日程了。相对于过去两三年挂号、预约、支付等小打小闹,“打洞式”的互联网拆墙运动,这次“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多号合一”、“多卡合一”上的承诺对公立医院系统来说是久旱甘露,再加上相应财政和制度上的支持,新政策有望在两年后重新定义医院信息系统的内外网边界。
(责任编辑:梁倩缘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