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

中国枸杞之乡的“十三五”蓝图:“精河枸杞甲天下”

2015-11-11 10:04:36      家庭医生在线

“20多天前,精河县13万亩枸杞种植基地正式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不到半个月,我就接到了来自希腊、澳大利亚和瑞士的三笔新订单,货值约330万元。由此可见,清河枸杞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新疆精杞神枸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戴旭升从事枸杞生意10余年,谈起近些年的变化,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一提起枸杞,人们大多会联想到宁夏枸杞,殊不知,中国枸杞之乡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精河县。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精河县大力提升“精河枸杞”的知名度,拟定的枸杞“十三五”规划更将“全方位打造精河枸杞甲天下的地域品牌”作为产业发展的目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张军查看枸杞生长情况(新华网 娄奕娟 摄)

枸杞产业为农民增收走出特色路

11月10日,在精河县托里乡克孜勒加尔村,枸杞种植大户张军在自己果园里巡查。冬日的寒风中,博州的植被鲜见绿色,枸杞仍然披挂着绿衣,未采摘完的果实像透红的小灯笼,挂满枝头。

据张军介绍,果园自2012年起开始枸杞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通过引入新品种、统一密度,重点采用整形修剪管理、科学施肥、有害生物统防统治等技术,如今这片果园采摘时间延长,产量较此前增产一二成。尝到了新技术带来的甜头,张军在自己1800亩的果园里单辟出一块地,试验机械化打药、施肥、采摘,摸索经验以便今后能大面积推广。

在博州,像张军这样的技术型枸杞种植大户越来越多。目前新疆枸杞种植面积约26.8万亩,年产量约2.72万吨;精河县种植枸杞15余万亩,占全疆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干果总产2.5万吨,产量占全疆的68%,产值超过5亿元。枸杞已成为精河县乃至博州林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18%。

枸杞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精河县副县长李建新算了一笔账:在精河县,盛果期8万余亩枸杞采摘高峰期,精河县共需枸杞采摘劳力3.7万余人,一名熟练的枸杞采摘工一天可采摘80公斤以上,每人每天平均挣得采摘费200元。

从上下游产业链来看,精河县枸杞营销粗加工需要劳动力3200余人;每人每天可挣得加工费420元。枸杞加工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每人每月约3200元;辐射带动枸杞种植户3000余户,实现枸杞标准化种植管理5万亩。

据介绍,精河县深加工的企业已开发的枸杞浓缩汁、枸杞多糖、植物提取物等产品,深加工外销实现销售额3500万元以上。全年农民从枸杞采摘和加工中获取的收入达6000余万元,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支柱。

除了经济和社会效益,枸杞产业也为当地生态改善做出了贡献。李建新说,枸杞适应性强,耐盐碱,耐干旱,耐贫瘠,非常适宜在新疆干旱、沙化地带生长,同时枸杞萌蘖力、发芽力强,对于改良土壤、防风固沙起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作用。

中国枸杞之乡面临发展窘境

精河县栽培枸杞已有70多年的历史,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这里出产的枸杞果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远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让戴旭升印象#!深的一件事是:10年前,广西某生物制品企业负责人路过博州,听当地司机说这里是一家枸杞加工企业,临时起意下车参观,当场提取样品检验枸杞酒液中的枸杞多糖含量,即刻拍板合作。两家企业合作至今,还扩大了合作范围,这让戴旭升对“精河枸杞”的品质更有信心。

在托里乡的枸杞加工园区,目前已引进精杞神、华美公司和杞福公司等12家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转化枸杞鲜果3.2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以上。干果、枸杞蜜、蜂王浆、枸杞保健系列酒、枸杞红色素、枸杞胶囊等20余种产品,并成功打入内地10余个省市区。

李建新说,为了进一步提高枸杞品质,通过政府主导,建立以企业建基地、合作社建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的新模式,精河县在农业化学品投入、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比如,目前已有9万亩果园纳入统防统治体系,统一购入药品,统一时间防治;又如,今年州县两级共投入1500万元用于烘干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0多座烘干房,改变农户自己露天晾晒的状况,改善了干果的卫生状况。

虽然精河县早在1998年便被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并形成了从良种繁育、栽培模式到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但目前不得不面对一个窘境:与宁夏枸杞相比,新疆枸杞在全国的地位和知名度较低,竞争力也相对较弱。

据了解,目前以“精河枸杞”为名的包装不低于20种,品级良莠不齐,尚未形成统一的地方特色品牌,没有一个全国知名品牌,产品多作为原料以散货的形式销往外地,难以体现和反映出精河枸杞的优势和特色。另外,枸杞种植基地规模总体较小,精河枸杞种植面积和产量只有宁夏中宁县的1/5左右,枸杞基地建设规模小,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提高知名度补足发展短板

补足“精河枸杞”知名度短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影响力,是精河县未来枸杞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在“十三五”期间,精河县将打造我国枸杞产业的物流中心、现代产业集群基地、休闲旅游基地,拟将精河枸杞产业作为我国特色县域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民族融合的典范,成为博州的优势特色生态产业支柱。

根据精河县枸杞“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县新植更新枸杞3.5万亩,种植总面积发展到17万亩,干果总产量达到4万吨,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20%以上,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初步建立起以二维码为核心的枸杞及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真正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销售的目标。

为尽快打响“精河枸杞”知名度,相关部门发挥着各自职能,在项目争取、产业扶持、政策落实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合力攻坚。

阿拉山口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张文彬表示,继今年成功申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后,明年将支持精河县进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的申报。

据介绍,生态原产地产品是指产品生命周期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建设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重要创新举措;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品牌竞争新优势,增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李建新则表示,精河县将积极实施大品牌战略,积极申报“精河枸杞”中国驰名商标工作,提升精河枸杞的质量和信誉。同时,扶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大力宣传精河枸杞原产地种植区位、技术、品质等优势和保健、抗氧化、免疫力强等功效,扩大精河枸杞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还将进一步健全“精河枸杞”原产地证明商标管理办法,完善异地维权打假联合执法机制,加大销售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

根据规划,精河县将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以精河枸杞产业集群建设为中心,以枸杞梯度加工和多样化流通为主线,全方位打造“精河枸杞甲天下”的地域品牌。精河县将建立枸杞产业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拿出部分预算资金全方位支持枸杞产业发展。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梁倩缘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