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

从医生视角看慢病管理app

2015-08-05 15:53:17  来源:搜狐    转载

在移动医疗的诸多细分领域中,“慢病管理”的表现格外令人瞩目。以糖尿病为例,自2014年至今,已有五十多款糖尿病管理app产品上线。市场之火热、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从疾病特点看,糖尿病目前尚无法@&,一朝诊断、终生治疗,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长期、深度的支持和干预,“慢病管理”成为刚需。

从患病人数看,中国糖尿病患者已逾一亿,处于疾病前期状态的人数更多,再加上照护患者的辐射人群,这样一个拥有数亿稳定用户的巨大市场,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吸引力自不待言。

糖尿病管理app对控制疾病有帮助吗?

作为专科医生,我们一直强调:只要患者做好自我学习、管住嘴、迈开腿、规范用药、定期检查,糖尿病并不可怕、也不难治疗。

但实际情况却很不容乐观,一项对全国大中城市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即使在这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里,糖尿病患者的控制达标率也仅为26%。

面对如此惨淡的数字,医生多少有些惭愧,同时也感到委屈:该用的药都用了、该说的话也说了,但制约疗效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大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基本了解,很难充分贯彻医务人员的饮食、运动建议和治疗方案,与医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

而这些,正是糖尿病管理app的切入点。

2011年,在糖尿病临床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期刊《Diabetes Care》刊登了一篇特殊的论文,它的研究对象既非药物、也非器械,而是一款手机软件:“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

研究要求患者使用该软件实时记录和上传饮食摄入、血糖波动和药物治疗等信息,后台的医护人员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会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试验结果表明,坚持使用软件对生活方式和治疗进行有效、及时干预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指标)比单纯用药治疗的对照组降低1.2%,差异堪比又新添加了一种降糖药。

如今,这款软件已通过FDA认可,成为美国#$个被纳入医疗保险报销的移动应用,医生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处方app,就像处方其它药物一样。

糖尿病管理app用后感

虽说国外经验不能生搬硬套地用在国内,但Welldoc的成功毕竟给了人们很大鼓励,既然这是曾被证实有效的工具,为什么不试试呢?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体验、使用了数款糖尿病app,尝试用它们协助自己进行患者管理。以下,就从一个普通医生的视角,谈谈这一年多来的用后感。

1。 中心任务:并发症防治

目前糖尿病管理app的数量虽多,但除了个别产品略具亮点,绝大多数设计雷同、功能单一,没有跳出血糖闭环管理的窠臼。

片面关注血糖的app,只能叫做“智能血糖仪”,而不能算是“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治疗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把血糖控制在什么水平,而是要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个体寿命。

为实现这个目标,需从降糖、降压、调脂、减重、抗凝、戒烟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而作为辅助工具的app,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功能设计。

在医生看来,一个理想的糖尿病管理app,必须实现对当前病情和并发症风险的正确评估、对各种风险因素要有记录和应对、对干预措施还要有再评估和个性化再建议。

2。 矛盾与均衡:数据采集

要想做到科学评估糖尿病病情和并发症发生风险,这离不开对患者各种主、客观数据的采集。

有的app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给患者定制了极为繁重的记录任务。甚至包括每次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何种运动方式、运动持续时间、血糖检测结果……

这固然有利于疾病管理(事实上Welldoc就是这样做的),但实际可操作性极差。

认为患者更关心健康、从而会积极使用软件,这是个常见误区。殊不知,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痛风等等所谓慢病,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生活方式病”。

如果对少抽一根烟、多跑一圈步都反复纠结,如果连规律用药、定期复诊都无法坚持,指望这个人群在一个app上长时间消耗精力和热情,这实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要想增加用户对app的使用粘性,必须切实减少用户的操作负担。

有些个体化数据,如性别、年龄、身高、病史、用药等,只能由患者本人完成录入。app要做的,是让界面更加友好、让录入过程尽可能轻松,比如使用模块式表格、下拉式选项、拖曳式标尺等。

而更多实时数据,如血糖、血压、体重、饮食摄入、运动消耗,乃至心电图、尿蛋白、眼底影像,则有赖更多可穿戴或便携式硬件的支持。

3。 结合产生价值:软件+硬件

糖尿病管理app不能仅仅作为软件孤立存在,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各种硬件支持。

目前#!为成熟的当属定制便携血糖仪。有的app已经实现,在检测完血糖后,患者无需手动输入数字、无需连线PC或手机、甚至无需任何额外动作,血糖值就已被app记录、上传,并进入统计分析。

除了血糖仪,app还有必要大开方便之门,与尽可能多的可穿戴或便携式硬件建立直连,包括且不限于血压计、体重计、运动手环、电子餐具、智能药盒、心电及脉氧监测、智能化眼底观察……

要让这些硬件主动导入用户的各种实时数据,使医疗决策更加科学,并减少用户使用时的麻烦。

一言以蔽之,凡有硬件可以测量糖尿病并发症防控相关数据的,都有与糖尿病管理app连接的必要。

4。 同一个app,不同的服务:个性定制

同一个糖尿病管理app,对每一个用户的服务都应该是不同的,包括信息推送、定制提醒、医生建议等等。

只有全面、充分地导入个体数据,经过预设的公式、算法进行分析,并结合人工介入,个性化服务才成为可能。

以信息推送为例。目前,已经有app建立了庞大的糖尿病资料库,医生可以很方便地调取某一知识点,定向推送给正需要了解这些内容的患者。

这是非常人性化的功能,不过,等到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后,类似的工作,完全可以抛开医生,由app自己来完成。

有主动学习需求的患者,可以通过app定制疾病知识教育,包括文字、音频、视频。app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给不同用户推送个性化内容,比如,BMI提示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会收到减重提醒和建议;孕期饮食菜谱和注意事项一定会推送给妊娠糖尿病患者。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做到个性化推送和提醒,糖尿病管理app也要避免过度打扰用户。

推送内容的数量、频率、时间,用户应可自行决定。

而对于各种提醒,如用药提醒、检查提醒、复诊提醒等,更应该由用户主动发起,并方便取消。

这就好比,一个知趣安静的美少年一定比精力旺盛的熊孩子更讨人喜欢。

关于提醒,再补充一点:纠错提醒远比行为提醒重要。与其每天发送温馨的“时间到了,别忘了用药哦”,还不如与“电子药盒”直连,及时发现并推送漏服某次药物的提醒。

5。 冷一冷:医生的作用

关于医生和移动医疗的关系,最近那几篇初议、再议“得医生得天下”的雄文,已经高屋建瓴讲解得十分透彻。

而对于糖尿病管理app,我的看法是:医生的位置会保留,但作用将淡化。

就目前app医生端的任务需求来看,多数并无必要一定由医生完成。

疾病知识咨询,糖尿病教育护士完全胜任;饮食咨询,临床营养师比医生更专业;介绍药物注意事项和相互作用,这正是临床药师的拿手本领;更多资料整理、日程安排、主动随访等工作,可以有助手吗?

实际上,在国外成熟医疗机构,糖尿病管理团队也是由内分泌医生、糖尿病教育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足疗师、药剂师等多种人员组成。

从成本角度来看,完成同样的工作,由助手、护士或是医生来做,前者性价比显然更高。

因此,移动医疗慢病管理团队不能仅仅满足于招募医生,还要将营养、药、护等更多专业人群纳入挖掘范围。

6。 谁来买单:盈利模式

商业盈利模式并不是医生要考虑的问题,这里仅谈些个人体会。

目前,糖尿病患者能够通过app获得专业、贴心的服务,却不必支付太多费用。原因是众多风投资本为了培育并占领这个新兴市场而为此买单。这当然不会长久。

让作为受益人的患者直接购买慢病管理服务,这是很多移动医疗企业的想法,但在当下还不现实。

患者也许乐意为某次具体医疗咨询付费,却不太会长期、持续付费,只为“预防并发症发生”这个听上去“虚无缥缈”的目标。少有人能真正意识到,一旦并发症出现,医疗支出将呈数量级的增长。

这时,引入保险也许会是一个解决思路。

在保险产品的购买成本中,应包含慢病管理app的使用费用,同时患者当然也获得相应服务。而患者使用app的频度、以及医生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评价,应成为保费浮动和赔付额度的参考因素。

与之相对应的,医生的劳动报酬不仅与工作量成正比,也要和他们所管理患者的并发症进展、医疗支出等指标挂钩。让医生有足够的动力主动发起医患交流,降低患者不必要的药物和检查费用,并有效延缓并发症发展。

糖尿病管理app的前景

通过糖尿病管理app搭建的平台,医生可以方便、高效地了解有关患者病情的实时信息,及时给予线上建议或进行线下预约。

而借助app的强大功能,患者可以更加便捷、有针对性地了解疾病知识,优化生活方式,及时调整治疗。最终实现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生活质量的终极目标。

凡“有用”之物,必产生“价值”。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也是我对糖尿病管理app的信心之源。

至于在这场“百糖大战”中,究竟鹿死谁手、问鼎谁家,取决于更为复杂的顶层设计和商业运作。

医生视角的局限,注定本文无法高谈“战略”、阔论“远景”,文中所谈,只试图对慢病管理app的一些共性问题裨补阙漏,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梁倩缘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