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

保健食取消行政审批后,流通等同大米白面

2015-03-19 12:34:49      家庭医生在线

随着全国多地取消《保健食品经营许可证》,纳入食品流通许可管理,保健食品作为中国独有的特殊身份与监管体系土崩瓦解,对于保健食品企业是喜是忧?对行业发展有哪些深远影响?

有数十个保健食品批号的某企业表示遗憾,担忧保健品门槛降低导致市场更混乱,也有企业欢呼。

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张咏认为,这对于行业是大好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让违规者找不到死角。

保健食品丢掉其特殊身份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更是大健康产业的进步,更有利于监督部门日常有效监管。让保健品丢掉其特殊身份,避免用保健品特殊身份夸大宣传,让老百姓感觉到保健食品等同于大米白面,没有特别效果,从而达到净化市场、减少夸大宣传的效果。

其次,降低企业成本,加快产品推出速度。

尽管对所有行业来说,行政许可审批制都一直被视为人为提高了企业、行业与市场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阻碍了行业正常发展。按照保健食品注册制的要求,一个产品从研发出来到上市,首先需要在正规的检测机构经过毒理、功能等5项试验,这一项过程至少得耗费两三个月的时间,每一项都过关之后,由食药监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一个新研发的保健食品仅行政审批时间就需要半年以上,再加上此前的试验及排队时间,企业取得批文至少需要两年。采取备案制后,企业成本会降低很多,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

再者,利于进口保健食品进入国内,推动国内保健品价格下调,挤出虚高水分。

成本降低、新产品加快上市,推动行业竞争加剧,势必推动价格走低,挤出虚高成分,让保健品更大规模走进千家万户。

对于进口保健品是好消息,国外保健品以膳食补充剂普通食品身份出现,进入国内无需审批仅需备案,省去很多时间成本,另外,国外保健品价格普遍比国内低30-50%左右,将拉动国内保健品价格降低。

我国实施保健品管理是从1996年开始的,至今已17年有余。虽然审评审批的行政许可制度在加强产品上市严格监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发展到今天,其背后也显现了不适应行业发展的短板。

根据原《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产品上市需要前置审批,而且是产品“个案审批”制,即以产品为单位进行审查批准,无论产品中的主要成分是否相同,都需要按照同样的审批流程进行。在监管资源的配置上,审评审批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而事中、事后的过程性监管和市场监管所配置的资源则相对薄弱,造成“重审批、轻监管”现状。在保健食品安全事件爆出以后,涉事企业往往以“获得政府主管部门批文”为挡箭牌,出现将责任推卸给政府甚至“绑架”政府的情况。

(责任编辑:林昭辰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