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原发性肺癌化疗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国内首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升。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1] ,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06万,死亡病例约73.33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近日发布的《原发性肺癌化疗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2024版)》[2] 为两种创新药物——芦比替定和紫杉醇脂质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权威指导。
原发性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10-15%,因其侵袭性极强、易复发转移等特点,被认为是最难治疗的肺癌类型之一。尽管对初始治疗反应良好,但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复发和耐药,复发后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4-5个月。二线治疗的有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始治疗结束至复发的时间间隔。
在这种情况下,芦比替定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一项II期临床试验纳入了105例化疗失败后的小细胞肺癌患者[3],结果显示芦比替定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达3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rwPFS)为3.5个月,总生存期(OS)达9.3个月,一年生存率为34.2%。在耐药复发的小细胞肺癌中客观缓解率为22%,而在敏感复发的患者中,这一数据更高,达到45%。基于这项研究,芦比替定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适应证的附条件批准。
在临床证据充分的前提下,最新指南将芦比替定列为复发小细胞肺癌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推荐方案。
针对不能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肺鳞癌,指南推荐紫杉醇脂质体可作为一线治疗。这种经典制剂产品通过脂质层包裹紫杉醇,使药物在体内更缓慢释放,在保持抗肿瘤疗效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
2024世界肺癌大会公布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一治疗策略[4] 。在200例患者中,其中81.5%为肺鳞癌患者。结果显示,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1.4个月,客观缓解率为59.1%,疾病控制率高达90.9%。安全性方面,5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3级及以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16.5%。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芦比替定和紫杉醇脂质体这两种药物的应用,有机会为更多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在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新药和经典药物整合到现有联合治疗体系中,实现个体化治疗策略,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1] 郑荣寿,陈茹,韩冰峰,等.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2024,46(3):221-231。 DOI: 10.3760/cma.j.cn112152-20240119-00035。
[2] 王洁,赫捷,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等。 原发性肺癌化疗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2024版)[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4,31(9):525-548。
[3]Trigo, José et al。 “Lurbinectedin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basket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vol。 21,5 (2020): 645-654。 doi:10.1016/S1470-2045(20)30068-1
[4] IASLC 2024 Word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Paclitaxel Liposome Combined with Immunotherapy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 A Multicenter Real-World Study。[2024-12-20]。
------------------------------
免责声明:选择治疗方案或治疗用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本文不作为购买依据,该信息真实性由提供单位或个人负责。
(完)
(责任编辑:彭智敏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